半岛bandao过来人关于孩子学琴的几点建议
半岛bandao过来人关于孩子学琴的几点建议之前聊过孩子们的钢琴学习。今天想聊的话题,同样也和乐器学习有关。首先想问问大家,觉得最难入门的乐器是哪个?在我看来弦乐的入门难度高于键盘乐器。其中最显著的原因就是弦乐需要自己调音,而键盘乐的音准都是提前调好的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边学习演奏技法边练习音准,显然比在音准固定的前提下直接开始演奏难一些。同时,两种乐器对左右手的要求也不太一样。弦乐左手要求更高,更锻炼右脑。而键盘乐上手快,即使左手不会配合伴奏,右手也能弹出主旋律,所以新手容易产生兴趣。今天想说的这个乐器,是公认为入门难度比较大,而学习者众多,不亚于钢琴的乐器,小提琴。今天想聊的这本书,收录了一位小提琴教育家对小提琴教育方面的一些新的,书的名字叫《弦外之音—我的乐坛絮语》。
书的作者叫蒋雄达,生于1937年,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、教育家。作为乐坛资深人士,蒋老师的头衔极多: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,中国指挥家协会会员,国家一级演员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已出版文字专著、歌集和小提琴、弦乐的创作、改编与汇编曲集百余部,并主编出版中国音协全国小提琴考级教材。经其培育的小提琴学生有百十余人获奖和进入国内外专业院校。他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,大学生管弦乐团首任指挥,文化部全国艺术考级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,中国音协考级专家委员会小提琴专家组组长,中国音协小提琴协会顾问,北京太阳青少年乐团与北京少年室内乐团总监、指挥,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乐团音乐总监、常任指挥。
蒋雄达最广为人知的在于他对小提琴教育事业的贡献。他在业内被称为“中国小提琴教材之父”。他曾经出版专著、歌集和小提琴、弦乐的创作、改编与汇编教材80余部,并主编出版中国音协全国小提琴考级教材。据说,他的著作在许多音乐书店占据着半个书柜;他汇编的各种世界经典小提琴曲集,已成为演奏家、教师、专业学生、业余琴童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。他主编的中国音协全国小提琴考级教材,已成为全国各地众多琴童学琴的必备教材;他的教学理念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成果,引起社会与媒体的广泛关注。
蒋雄达自己的学艺经历也很有意思。1949年6月,12岁的蒋雄达告别苏州的家,随三野第10兵团文工团南下。1950年,蒋雄达才开始接触小提琴,那时他已经13岁。他回忆说:那时候文工团的乐队主要是民乐,二胡、三弦、笛子。可能因为从小听母亲哼唱,我最喜欢的还是音乐。那时候我一有空就往乐队跑,不到一个月,偷偷向大同志学会了拉二胡。乐队排练间隙,常听一位福建音专来的大同志用小提琴拉舒曼的《梦幻曲》。我发现世上还有这么好听的音乐,下决心要学会小提琴。现在看来,13岁开始学琴太晚了,现在的孩子都是四五岁开始学琴,但是我就是凭着刻苦勤奋,常人少见的用功,学了下去。一是从小养成了刻苦勤奋的习惯,二是看到了有些人走的途径和我追求的不一样。我对名利看得很淡。我喜欢拉琴,我追求的就是在这方面提高。个人追求的目标不同,决定了你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。困难时期,1962年前后,到外地演出,很多人都去抢购北京买不到的东西,我没有这种爱好。在火车上在船上,别人打牌下棋,我可以到车厢过道里拉琴,可以在船上做和声习题。晚上演出到十一二点,早晨8点起床,我6点钟醒了,就在蚊帐里做和声习题,可以做四五道。当时大家一样学,但是我比别人用功,会用最高的要求要求自己。我28岁不到已经是乐队首席,所以我是军中资历最老、时间最长的乐队首席,后来成为三军联合乐团首席。“”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练琴了,我恰恰是好好地利用了那段时间。“”中所有的乐器都不许响了,我两个孩子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学琴的。我儿子6岁,我给他做了一个最大的弱音器,用牙膏皮,把音量减小到最低,只有自己能听见。1978年,小泽征尔第一次率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,到中央音乐学院,我儿子刚考进去,小泽征尔听了他的演奏很吃惊,“”时期都不能拉琴,你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基本功?我儿子说,我爸爸给我做了一个很沉重的弱音器。回美国以后小泽征尔写了篇文章发在媒体上,谈中国孩子练琴的“秘密武器”。在这样的年代,我能够保存好资料,坚持练琴,培养孩子练琴,是因为我认为一切都是暂时的,我相信任何一个国家,最后都要往最先进的方向走。“”十年不拉琴,就做了两件事,一是教孩子拉琴;二是学和声,学理论,学作曲,自学,有时候也找老师上课,如饥似渴地求知。“”结束之后,都出了成果。孩子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,我的作品大量发表。我的两个孩子学琴都是很刻苦的,他们可以说没有快乐的童年。当时是“”,我不出去,在家写东西,他们练琴,有一点不对我马上指出,很严格,随时有人指导和鞭策,不像现在的很多琴童,所谓快乐学琴就是放羊,拿弓当玩具。只要我在家,他们拉琴都很用功,养成了好习惯。我既是严格的父亲,也是最关心他们的父亲。我的孩子知道,爸爸做事就是这么认真,他自己是这么走过来的,我们应该这样。我两个孩子在美国学音乐,都是全额奖学金,每年12门功课都是A和A+。他们很幸福,这也缘于他们的勤奋。我儿子蒋逸文所在的乐团是全世界的四重奏团,女儿蒋丹文37岁就成了美国亚利桑那音乐学院的终身教授。
对于如今的小提琴教育,蒋雄达也有自己的看法。他认为,任何一个孩子学琴,成功有三大因素,才能、勤奋加机遇。能具备这三个条件,太不容易了。所谓天赋就是自然条件,接受能力、悟性、理解力。如何发现孩子在音乐上的才能,并且调理好他的才能,这是个学问。有一定的才能,能勤奋,一旦有机遇,就一定能成才。我在教学中深深地感受到,很多孩子有才能,但是不勤奋,因为生活太优裕了,再有好的才能也成不了才,因为他们对学习没有迫切的要求,没有强烈的往上走的愿望。我觉得勤奋最重要,因为勤奋能弥补才能的不足。而如果有才能而不勤奋,有机遇也抓不住。
从小就要规范练习。他认为孩子们学小提琴一定要规范姿势,打好基础,循序渐进,踏实 提高。如果你有一个要求比较严的老师,从小规范两个手的姿势, 打好基础,往下则是一步一步提高的问题。小提琴难就难在你所有的指头都是对的,而你的音也许是错的。有的学生学了五六年,还是手指对号入座,却找不到音准。你好像今天已经在拉“流浪”了,但是你这个“流浪”五音不全, 你也能拉这个“斯基”那个“斯基”,但是你最后出来的声音就像拉锯。家长要明确,必须让孩子踏踏实实,打好基本功,规范地提高。
理念要清晰。学琴的理念要清楚,不要只求实用和功利。认真地投入学习音乐,将是提升素质很好的一种手段,将在你一生中的各方面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。学琴首先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素质,作为一种爱好,也可把它当作一门功课来对待。 通过练琴,不但学会了演奏,同时学会了做人。其实学琴本身并不是很快乐的,是非常苦的一件事。快乐学琴是指一种心态,就是你要喜欢练,你要热爱。但真正练琴的时候,并不快乐。很多家长都会感受到孩子们练 20 分钟就想上厕所了,练半小时就想喝水了,练到规定好的一个小时,多拉一分钟都不干。这一切做法说明了,他对练琴还没有到投入的地步,也就是说他还 没感受到真正的快乐,但是一旦他要真正投入进去以后,自己感觉很喜欢了以后,那个时候就不需要你强求,而是你要督促他休息了。这有一个过程,这种过程就是引导、培养,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,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。到了这种时候,快乐学琴就成为一个现实,当你看到他拉好了以后,你感到快乐,他自己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。
心态要平和。学琴也要讲科学,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,更没有捷径可走。如果说 有捷径的话,那就是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,认真严格的练琴态度。 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属于老师,认真严格的练琴态度属于学生。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,跟老师配合起来,真正做到循序渐进,踏实提高,这才是有效劳动。家长在督促孩子练琴的过程当中,一不要急;二不要赶;三不要拔;四不要作假。如果家长能够以平和的心态,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和老师很好地配合,不急、不赶、不拔、不作假,你的孩子一定能稳步提高。
蒋老师尤其指出,不要因为考级的压力,而功利性练习。蒋老师回忆,自己曾在考级中常问一些学生:“你考到九级了,《开塞》练过几课?”回答说:“我练过两课。”问:“《克莱采尔》练过几课?”回答说:“我练过半课。”那么也就是说为了应付考级,这么重要的两本基础教材,他才练了两三课,甚至有的为了考试练了半课,这种取巧的办法,最后的结果是把孩子毁了。有很多琴童考了九级,碰到跳弓不会跳,碰到附点音符拉不好,运弓不自如,分弓的发音不好听,为什么?因为他连最基础的分弓运行方法都没有学好。每个学生若能够认真将《开塞》与《克莱采尔》的第一课练好,掌握了运弓方法,懂得了发音,往后许多分弓的练习,只是难度上的提升,质量上的变化。可是你若没有经过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很多演奏上的技法就不可能掌握。考级中每每勉强通过,到了九级、十级,音阶拉不准,协奏曲、外国乐曲以及中国作品都完成不好,原因是什么?基础没打好。花了时间、精力、财力,基础打不好,这叫亏本买卖,因为你到了需要表现的时候,要什么没什么。蒋老师强调:练基本功就等于学着存钱,你口袋钱多了以后,到时候想要什么都可以买得起。老是借钱过日子。要拉大作品,缺乏基本功根本完成不了,就等于口袋里钱存得不够,大件买不起,小件也只能买次品,现在许多家长与琴童,就是因为不明确这个道理而耽误了自己。如果只盼着拿到十张通过的证书,到最后不会拉琴,这十张证书就等于都是废纸,你拿镜框装起来也好,你贴墙上也好,只能起到一个自得其乐的作用,到最后你会感到很痛苦,很后悔,因为你并未真正学会拉琴。
总之,蒋老师的这本书,讲的问题很尖锐,但也确实一阵见血。看得出来,很多观点都是经过了长期思考和实践摸索而的出的结论。希望所有琴童和家长都能像蒋老师说得那样,勤奋练习,培养热爱,踏踏实实、真真正正地走好学琴之路。
北漂,原金融行业文秘,一个爱看杂书的中年人。平时,虽然预算不多,但买书不会手软,开这个号半岛bandao,分享读书笔记的同时,也想记录下生活的点滴。